刘埙〔元代〕

    (一二四○~一三一九),字起潜,号水云村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

    入元后,年五十五为建昌路学正,年七十为延平路儒学教授。

    元仁宗延祐六年卒,年八十。

    有《隠居通议》、《水云村稿》。

    事见《吴文正集》卷七一《故延平路儒学教授南丰刘君墓表》。

    今录诗十四首。

    金涓〔元代〕

    金涓(1306—1382),字德原,义乌人。尝受经于许谦,又学文章于黄溍。尝为虞集、柳贯所知,交荐于朝,皆辞不赴。明初,州郡辟召,亦坚拒不起,教授乡里以终。

    方凤〔元代〕

    (一二四○~一三二一),字韶卿,一字景山,号岩南,浦江(今属浙江)人。

    宋末入太学,应礼部试不第,后以恩授容州教授,因宋亡未赴。

    归乡,名其斋为存雅堂,学者称存雅先生。

    与寓浦阳之谢翱、吴思齐等结为汐社,联络故老,期望恢复。

    元至治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

    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,已佚。

    清初,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,编为《存雅堂遗稿》十三卷,于顺治十一年刊刻。

    事见明宋濂《浦阳人物记》,清乾隆《浦江县志·文苑》有传。

     方凤诗,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。

    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,另编一卷。

    张养浩

    张养浩〔元代〕

    张养浩(1269—1329年),汉族,字希孟,号云庄,山东济南人,元代著名散曲家。诗、文兼擅,而以散曲著称。代表作有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等。

    王仲元

    王仲元〔元代〕

    王仲元,元后期北曲作家,生平事迹不详。据《录鬼簿》载,他与钟嗣成相交有年,熟稔非常。王仲元其散曲多以杭州景致和西湖传说为题,表现了元末文采派曲家的风范。他还有两支以曲牌名连缀成套,状写情事和秋景的曲子,是元人散曲创作中的一种别致的“集专名”体的代表作,虽属文字游戏,但全套妥贴稳称,音律和谐,亦可卿备一格,是我们研究这类填曲技巧的范本。

    龚璛〔元代〕

    璛字子敬,宋司农卿潗之子,自高邮再徙平江,家焉。宋亡,例遣北上,潗行至莘县,不食卒,璛悲不自胜,叹曰:国亡家破,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,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!与其弟理刻苦于学。戴帅初、仇仁近、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,声誉籍甚。人称曰「两龚」,以比汉「两龚」云。

    刘因

    刘因〔元代〕

    刘因(1249~1293) 元代著名理学家、诗人。字梦吉,号静修。初名骃,字梦骥。雄州容城(今河北容城县)人。3 岁识字,6岁能诗,10岁能文,落笔惊人。年刚20,才华出众,性不苟合。家贫教授生徒,皆有成就。因爱诸葛亮“静以修身”之语,题所居为“静修”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应召入朝,为承德郎、右赞善大夫。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。母死后居丧在家。至元二十八年,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,他以疾辞。死后追赠翰林学士、资政大夫、上护军、追封“容城郡公”,谥“文靖”。明朝,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。

    张玉娘〔元代〕

    娘,字若琼,号一贞居士,松阳(今属浙江)人。

    适沈佺,未婚,夫早死(本集卷下《哭沈生》)。

    玉娘宋亡后尚存世(本集卷上《王将军墓》序),未几亦卒,年二十八。

    有《兰雪集》二卷。

    事见本集附明王诏《张玉娘传》。

     张玉娘诗,以李氏宜秋馆据曲阜孔氏藏旧钞本校刊本为底本,校以清光绪八年松阳县刊本(简称松本)。

    徐再思〔元代〕

    徐再思引(1320年前后在世),元代散曲作家。字德可,曾任嘉兴路吏。因喜食甘饴,故号甜斋。浙江嘉兴人。生卒年不详,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,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。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,称为“酸甜乐府”。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,世称《酸甜乐府》,收有他的小令103首。

    刘时中〔元代〕

    暂无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