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元代作者
5 / 77页 - 朝代
艾性夫〔元代〕
艾性夫(《四库全书》据《江西通志》作艾性,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)字天谓。江西东乡(今属江西抚州)人。元朝讲学家、诗人。与其叔艾可叔、艾可翁齐名,人称“临川三艾先生”。 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。艾性夫诗,以影印文渊合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《诗渊》所录诗。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。
吴潜〔元代〕
(一一九五~一二六二)(生年据《许国公奏议》卷二《再论计亩纳钱》“臣年二十三,蒙先皇帝亲擢之恩”推定),字毅夫,号履斋,宁国(今属安徽)人。
渊弟。
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
授镇东军节度签判,改广德军。
召为秘书省正字,迁校书郎。
理宗绍定二年(一二二九)通判嘉兴府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七、八),权发遣府事。
五年,迁淮西总领(《宋史》卷四一《理宗本纪》一)。
历知建康府、隆兴府、太平州、庆元府、平江府、镇江府、临安府。
以言官论列,请致仕。
起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,改签书枢密院事,兼权参知政事。
出知福州、兼福建安抚使,徙知绍兴府、兼浙东安抚使。
淳祐十一年(一二五一)入为参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。
十二年罢(《理宗本纪》三)。
宝祐四年(一二五六)再判庆元府,移判宁国府。
开庆元年(一二五九)进封许国公(《理宗本纪》四)。
景定元年(一二六○)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,谪建昌军,寻徙潮州。
二年,责循州安置。
三年卒于贬所(《理宗本纪》五)。
有《许国公奏议》四卷。
诗文集已佚,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为《履斋遗稿》四卷,但所辑面不广。
事见《宋历科状元录》卷七,《宋史》卷四一八有传。
吴潜诗,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·履斋遗稿》及《两宋名贤小集·四明吟稿》为底本,第二、三卷以《开庆四明续志》所收之《四明吟稿》二卷为底本,散见他书之诗编为第四卷。
张可久〔元代〕
张可久(约1270~1348以后)字小山(一说名伯远,字可久,号小山)(《尧山堂外纪》);一说名张可久肖像(林晋生作)可久,字伯远,号小山(《词综》);又一说字仲远,号小山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,庆元(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)人,元朝重要散曲家,剧作家,与乔吉并称“双壁”,与张养浩合为“二张”。
陈深〔元代〕
(一二六○~一三四四),字子微,号清全,吴(今江苏吴县)人。
宋末习举子业。
宋亡,笃志古学,闭门著书,精于书法。
弟子甚众,学者称宁极先生。
元文宗天历间以能书荐,不出。
有《读春秋编》、《宁极斋稿》。
事见《吴下冢墓遗文》卷二陈植《先人圹志》,明正德《姑苏志》卷五五有传。
陈深诗,以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清鲍廷博家抄本(简称鲍本,藏北京图书馆),编为一卷。
王逢〔元代〕
(1319—1388)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,字原吉。元至正中,作《河清颂》,台臣荐之,称疾辞。避乱于淞之青龙江,再迁上海乌泥泾,筑草堂以居,自号最闲园丁。辞张士诚征辟,而为之划策,使降元以拒朱氏。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,有司敦迫上道,坚卧不起。自称席帽山人。诗多怀古伤今,于张氏之亡,颇多感慨。有《梧溪诗集》七卷,记载元、明之际人才国事,多史家所未备。
于石〔元代〕
(一二四七~?)(生平据本集卷一《邻叟招饮》“三十将远游,海波忽扬尘”推定),字介翁,号紫岩,晚号两谿,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
宋亡,隠居不仕,一意于诗,生前刊有集七卷,卒后散失,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《紫岩诗选》三卷。
事见《吴礼部集》卷一七《于介翁诗选后题》,明万历《金华府志》卷一六、《宋季忠义录》卷一三有传。
于石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清朱彝尊钞本(简称朱本,藏北京大学图书馆)、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(简称傅校本,藏北京图书馆)。
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倪瓒〔元代〕
倪瓒(1301~1374),元代画家、诗人。初名珽,字泰宇,后字元镇,号云林子、荆蛮民、幻霞子等。江苏无锡人。家富,博学好古,四方名士常至其门。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,浪迹太湖一带。擅画山水、墨竹,师法董源,受赵孟頫影响。早年画风清润,晚年变法,平淡天真。疏林坡岸,幽秀旷逸,笔简意远,惜墨如金。以侧锋干笔作皴,名为“折带皴”。墨竹偃仰有姿,寥寥数笔,逸气横生。书法从隶入,有晋人风度,亦擅诗文。与黄公望、王蒙、吴镇合称"元四家"。存世作品有《渔庄秋霁图》《六君子图》《容膝斋图》等。著有《清閟阁集》。
谢翱〔元代〕
(一二四九~一二九五),字臯羽,自号晞髪子,长溪(今福建霞浦)人,徙浦城(今属福建)。
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,不第。
恭宗德祐二年(一二七六),文天祥开府延平,署咨事参军。
文天祥兵败,避地浙东,往来于永嘉、括苍、鄞、越、婺、睦州等地,与遗民故老方凤、吴思齐、邓牧等多有交接,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,义取“晚而有信”。
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,年四十七。
著有《晞髪集》、《西台恸哭记》、《天地间集》等。
事见《晞髪集》附录方凤《谢君臯羽行状》、吴谦《谢君臯羽圹志》,《宋季忠义录》卷一一有传。
谢翱诗,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,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(简称程本)、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(简称陆本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
第六卷以陆大业刻《近稿杂诗》为底本,校以《四库全书·晞髪遗集》(简称四库本)等。
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