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维桢

    杨维桢〔元代〕

    杨维桢(1296—1370)元末明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、书画家和戏曲家。字廉夫,号铁崖、铁笛道人,又号铁心道人、铁冠道人、铁龙道人、梅花道人等,晚年自号老铁、抱遗老人、东维子,会稽(浙江诸暨)枫桥全堂人。与陆居仁、钱惟善合称为“元末三高士”。杨维祯的诗,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,既婉丽动人,又雄迈自然,史称“铁崖体”,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。有称其为“一代诗宗”、“标新领异”的,也有誉其“以横绝一世之才,乘其弊而力矫之”的,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“元末江南诗坛泰斗”。有《东维子文集》、《铁崖先生古乐府》行世。

    狄君厚〔元代〕

    狄君厚,元代杂剧作家。平阳(今山西临汾)人。作元剧《晋文公火烧介子推》。

    李思衍〔元代〕

    衍(?~一二九○),字昌翁,一字克昌,号两山,余干(今属江西)人。

    宋时事迹不详。

   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一二七五),伯颜率元兵渡江,以思衍权乐平,寻授袁州治中,入为国子司业。

    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(《西岩集》卷一二《沁园春》),还授浙东宣慰使。

    二十七年召入觐,拟拜南台御史,以疾卒。

    有《两山集》、《天南行稿》,皆已佚。

    事见《元诗选》二集《两山稿》、清同治《余干县志》卷一一。

    今录诗二十五首。

    苏大年〔元代〕

    (?—1364)元真定人,寓扬州,字昌龄,以字行,号西坡,又号林屋洞主。硕学鸿才,不受辟举。文辞翰墨,皆绝出时辈。又工画竹石窠木。顺帝至正间为翰林编修。因避兵至平江。张士诚据平江,用为参谋。先吴亡而卒。

    李孝先〔元代〕

    先(?~一○八七),字介叔,一作玠叔、宣城(今安徽宣州)人,含章子。

    以荫为太庙斋郎,官至朝散郎。

    有《柯山集》十卷,已佚(《宛陵群英集》卷五注)。

    哲宗元祐二年卒。

    事见《周文忠集》卷四六《题李玠叔诗文》。

    今录诗三首。

    王士点〔元代〕

    元东平人,字继志。王构子。始为通事舍人,历官至淮西廉访司佥事。有《禁扁秘书志》。

    张寿卿〔元代〕

    张寿卿,[约公元一二七九年前后在世]名不详,东平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,官浙江省掾吏。寿卿工作剧,有诗酒红梨花,(录鬼簿)一种,今尚存。散曲未见。

    李京〔元代〕

    字伯升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

    仁宗景祐五年(一○三八)进士(清光绪《赵州志》卷七)。

    庆历三年(一○四三)为监察御史里行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一四五)迁监察御史,直集贤院,同管勾国子监,加史馆修撰。

    七年,贬监鄂州税(同上书卷一六○)。

    未几,卒于官。

    《宋史》卷三○二有传。

    明本〔元代〕

    明本(1263—1323),元朝僧人。俗姓孙,号中峰,法号智觉,西天目山住持,钱塘(今杭州)人。明本从小喜欢佛事,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,常伴灯诵到深夜。24岁赴天目山,受道于禅宗寺,白天劳作,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,遂成高僧。仁宗曾赐号“广慧禅师”,并赐谥“普应国师”。憩止处曰幻住山房。

    马谦斋〔元代〕

    马谦斋,[元](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)名、字、里、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,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。与张可久同时,且相识。工散曲,太平乐府等曲选集中所收颇多。张可久有《天净沙·马谦斋园亭》,曾在大都(今北京)作过官,辞官后归隐,有人说他后来隐居杭州。现存小令十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