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元代作者
1 / 77页 - 朝代
方回〔元代〕
(1227—1307)宋元间徽州歙县人,字万里,号虚谷。幼孤,从叔父学。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。初媚贾似道,似道败,又上十可斩之疏。后官知严州,以城降元,为建德路总管。寻罢归,遂肆意于诗。有《桐江集》、《续古今考》,又选唐宋以来律诗,为《瀛奎律髓》。
刘崧〔元代〕
(1321—1381)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,原名楚,字子高。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,授兵部职方司郎中,迁北平按察司副使。坐事谪输作,寻放归。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,擢吏部尚书。寻致仕归。次年,复征为国子司业,卒于官。谥恭介。博学工诗,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。有《北平八府志》、《槎翁诗文集》、《职方集》。
汪元量〔元代〕
量,字大有,号水云,晚号楚狂(《湖山类稿》卷三《夷山醉歌》)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琳第三子。
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。
恭宗德祐二年(一二七六)临安陷,随三宫入燕。
尝谒文天祥于狱中。
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一二八八)出家为道士,获南归;次年抵钱塘。
后往来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终老湖山。
诗多纪国亡前后事,时人比之杜甫,有“诗史”之目。
著《湖山类稿》十三卷、《汪水云诗》四卷、《水云词》二卷等(《千顷堂书目》卷二九、三二),已佚。
今存刘辰翁批点《湖山类稿》五卷;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《水云集》一卷;今人孔凡礼增辑为《增订湖山类稿》五卷。
《南宋书》卷六二有传。
汪元量诗,第一至五卷以清乾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《湖山类稿》、《水云集》为底本,删去后者重出之诗。
参校清吴翌凤抄本(有清顾至、黄丕烈跋,简称顾本,藏北京图书馆)、明末抄本《汪水云诗抄》一卷(有清毛扆校跋,简称毛本,藏北京图书馆)以及《诗渊》引诗等。
另从《永乐大典》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,编为第六卷。
陈普〔元代〕
(一二四四~一三一五),字尚德,号惧斋,福州宁德(今属福建)人。
从会稽韩翼甫。
宋亡,元三次辟为本省教授,不起。
隠居授徒,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,学者称石堂先生。
元成宗大德元年(一二九七),应刘纯父聘,主云庄书院,熊禾留讲鼇峰。
延祐二年卒,年七十二。
有《石堂先生遗集》二十二卷等。
事见本集附录《石堂先生传》。
陈普诗,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《石堂先生遗集》为底本,酌校《四库全书·两宋名贤小集》卷三五五《石堂集》(简称四库本)。
底本明显错字,径改。
刘辰翁〔元代〕
翁(一二三二~一二九七)(生年据本集卷九《百字令》自注“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”,卒年据《天下同文集》卷三七《哭须溪墓》),字会孟,号须溪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
理宗景定三年(一二六二)进士,因母老,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。
五年,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,未几,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。
度宗咸淳元年(一二六五),为临安府教授。
四年,入江东转运司幕。
五年,为中书省架阁,丁母忧去。
元成宗大德元年卒。
遗著由子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
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天下同文集》等书所录,辑为十卷,另有《须溪先生四景诗集》传世。
《新元史》卷二三七、《宋季忠义录》卷一六有传。
刘辰翁诗,《须溪集》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酌校有关书引录,编为第一卷。
《须溪先生四景诗集》以宜秋馆本为底本,参校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等,编为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卷。
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陆文圭〔元代〕
圭(一二五○~一三三四),字子方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
度宗咸淳三年(一二六七)膺乡荐,时年十八。
宋亡隠居城东,学者称墙东先生。
元仁宗延祐四年(一三一七)再中乡举,朝廷数度征召,以老疾不应。
卒年八十五。
有《墙东类稿》二十卷,已佚。
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仍辑为二十卷。
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一六有传。
陆文圭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