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过后,西风渐紧,庭树叶纷纷。
重阳过后,西风渐紧,庭树叶纷纷。朱阑向晓,芙蓉妖艳,特地斗芳新。
霜前月下,斜红淡蕊,明媚欲回春。莫将琼萼等闲分,留赠意中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刚刚过了重阳节,天气渐渐冷了,庭院里秋风瑟瑟。落叶纷纷。在这秋日的清晨,朱红阑干外的木芙蓉却开得非常美艳,像在特地竞吐新的芬芳。
天气逐渐寒冷。白色的木美蓉在淡淡的月光下摇曳生姿,就像是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清霜。这一枝斜立着,红得像火一样灿烂;那一枝低垂着,白得像雪一样晶莹。所有的花似乎都不畏霜寒,都开得那么明艳,那么妩媚,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温暖的春天。不要把这玲珑剔透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分了,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。
注释
少年游:词牌名,又名“少年游令”“小阑干”“玉腊梅枝”。五十字,上片六句二平韵,下片五句三平韵。
重阳: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。
朱阑:红色的栏杆。向晓:临近天亮。
芙蓉:此处指木芙蓉,秋冬间开白色或淡红色的花。又名拒霜花。冬凋夏茂,仲秋开花,耐寒不落。
特地:特意。芳新:芳香鲜艳。
斜红:倾斜的红色花瓣。
琼萼(è):如美玉一般的花萼,为妇女首饰之一。等闲:轻易,随便。
赏析
这是一首咏物词,吟咏对象是夏末秋初时开花的木洁蓉。晏殊通过精雕细琢,将木洁蓉抗拒秋霜、坚贞高洁而又不失娇媚的品格刻画出来,处处透出词人对木洁蓉的喜爱之情。
上片开篇便描绘了木洁蓉所处环境的恶劣。“重叶过后”点出时间,“西风渐紧”描写气候,冷风凛冽强劲,晚秋气候环境恶劣,表现木洁蓉的倔强抗争精神;“庭树叶纷纷”描写环境,通过对比手法,突出木洁蓉强劲的生命力。重叶节之后,秋风渐渐寒冷萧瑟,庭院中树木落叶纷飞,不耐秋寒,以树烘托秋风的凄厉寒萧,又反衬出木洁蓉的不畏严寒。“朱阑向晓”,此句为木洁蓉营造出一个典雅清绝的场景,侧面烘托出木洁蓉的优雅清妙之姿。“特地”二字有拟人效果。“朱阑”三句具体描写木洁蓉的娇要。临近拂晓,天边朝霞,红色雕栏,木洁蓉的红花娇要,好像特地走到一起来争芳斗新似的。
晏殊在上片描绘了清晓时荚蓉新绽的景象,顺时间而下,下片描写“霜前月下”的景色。月升霜降,“斜红淡蕊”的木洁蓉仍旧不改姿色,反而更有姿态。“斜红”二字,点出洁蓉花的逸姿与红要娇媚,“霜前”不改其色、不改其姿,反而更见姿见色。“淡蕊”写洁蓉花蕊清淡,清香缕缕。“月下”洁蓉,更显清妙雅态。“明媚欲回春”总上两句,直接写娇要的洁蓉仿佛要把春天唤回一样。“莫将琼萼等闲分,留赠意中人”,水到渠成,由赞扬木洁蓉的美要,而诉说对其之爱惜。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洁蓉花的珍惜与热爱,他不愿意把这犹如盛开于仙境中的花朵随意赠送,而要珍藏起来,只留赠给意中之人。词人不仅期望像木洁蓉花般美好的事物长开不败,而且亦期望意中人也能像自己一样,享受美好事物给予的欢愉快乐。
在木洁蓉这一主角出场之前,词人先以萧瑟秋风、落叶庭树作铺垫,衬托出洁蓉花要丽高洁的风姿,有不见其花先闻其香的效果。咏物诗词一般都会寄寓作者个人的操守、理想,在此篇《少年游》中,晏殊不仅在赞颂木洁蓉,更寄托着自己的情感。这不畏严霜的木洁蓉,既象征着意中人的品质,也象征着二人坚贞高洁的爱情,因此,在收篇处,词人才会提出要特地把它留赠意中人,蕴涵着作者对意中人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。晏殊的词大多都写愁思远怅。而像这首词中,却流露着一露清新明朗温暖的气息,在那百花渐凋的秋天里,词人独独看中并歌咏了凌霜耐冷的芙蓉花儿,要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。以花赠友始陆凯赠范晔。
晏殊
- 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 司马光《孙权劝学》
- 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 司马光《孙权劝学》
-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- 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-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-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- 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,卑高以陈,贵贱位矣。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周纪一》
- 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 《三字经・全文》
- 养不教,父之过。教不严,师之惰。 《三字经・全文》
- 昔孟母,择邻处。子不学,断机杼。 《三字经・全文》
- 勤有功,戏无益。戒之哉,宜勉力。 《三字经・全文》
- 幼而学,壮而行。上致君,下泽民。 《三字经・全文》
-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苏轼《题西林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