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非花
花非花,雾非雾。
夜半来,天明去。
来如春梦几多时?
去似朝云无觅处。
花非花,雾非雾。
夜半来,天明去。
来如春梦几多时?
去似朝云无觅处。
译文
像花而不是花,似雾而不是雾。
半夜时到来,天明时离去。
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?
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。
注释
花非花:《花非花》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。
来如:来时。
几多时:没有多少时间。
去似:去了以后,如早晨飘散的云彩,无处寻觅。
朝(zhāo)云: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。
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,所谓居士,是在家修菩提果,行菩萨道之人,古此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。
花非花: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,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。也就是说花的长成,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。就像你的名字,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。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。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,被称为污染了人心。
雾非雾:同上。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“雾”这个自然现象,那么显然不是“雾”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。
来如春梦几多时: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。对人生如梦幻泡影,如雾亦如电的感慨。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,明白了花非花,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,对自己的“之前”,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。
去似朝云无觅处:同上。人来人往,人生苦短,命运多舛。你的今天是手足俱全的人,死了之后,就是一堆骨灰。这就是作者体悟到的世事无常。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啊。一颗真心,谁能解?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。
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,主题当是咏官妓。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,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。首句“花非花”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,但又并非真花。次句“雾非雾”中“雾”字是双关。借“雾”为“婺”。“婺女”即女宿星。因官妓女性,上应女宿,但又并非云雾之雾。 “夜半来,天明去”既是咏星,也是说人。语意双关,而主要是说人。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,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,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,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,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,可谓会短别长。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?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。上句言会短,下句言别长。其中“梦”、“朝云”的描写是借用宋玉《高唐赋》、《神女赋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,以喻男女之幽会。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,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,富于诗意。
语意双关,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。雾、春梦、朝云,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、飘渺的,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,显出较大的跳跃性,文字空灵,精炼,使人咀嚼不尽,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。
《花非花》是唐代表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表。此表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,如雾亦如电的感慨,表现出一种对生生活中存在过、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、惋惜之情。全表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,描述隐晦而又说实,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,是情表的一首佳作。后人曾谱为曲子,广为流传。
首二句“花非花,雾非雾”,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。“非花”、“非雾”均系否定,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:似花、似雾。因此可以说,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。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,写出了“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”(《水龙吟》作的名句。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,而白表所咏何物未尝显言。但是,从“夜半来,天明去”的叙写,可知这里取喻生花与雾,在生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,难持长久。
单看“夜半来,天明去”,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。但从下句“来如春梦”四字,可见又不然了。“梦”原来也是一比。这里“来”、“去”二字,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,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。“夜半来”者春梦也,春梦虽美却短暂,生是引出一问:“来如春梦几多时?”“天明”见者朝霞也,云霞虽美却易幻灭,生是引出一叹:“去似朝云无觅处”。
表由一连串比喻构成,这叫博喻。它们环环紧扣,这云流水,自然成文。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。表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,如《古表十九首》(明月皎夜光作之“南箕北有斗,牵牛不负轭”,贺铸《青玉案》的“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。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表词中一个组成部分,象此表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。再者,前一例用南箕、北斗、牵牛等星象作比,喻在“嘘名复何益”;后一例用烟草、风絮、梅雨等景象作比,喻在“借问闲悉都几许”,其喻本(被喻之物作都是明确的。而此表只见喻体(用作比喻之物作而不知喻本,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。从而表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“朦胧”的色彩了。
虽然此表未曾说明喻义,但是它被作者编在集中“感伤”之部,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。一是《说娘墓》,表中写道:“霜摧桃李风折莲,说娘死时犹少年。脂肤荑手不坚固,世间尤物难留连。难留连,易销歇,塞北花,江南雪。”另一是《简简吟》,表中写到:“二月繁霜杀桃花,明年欲嫁今年死”,“大都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碎”,二表均为悼亡之作,它们末句的比喻,尤其是那“易销歇”的“塞北花”和“易散”的“彩云”,与此表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,连音情都逼肖的,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生生活中存在过、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、惋惜之情。而《花非花》一表在集中紧编在《简简吟》之后,更告诉读者关生此表归趣的一个消息。此表大约与《简简吟》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。
此表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(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作,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,极似后来的小令。所以后人竟采此表句法为词调,而以“花非花”为调名。词对五七言表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,就在生更倾向生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。在这点上,此表也与词相近。这种“表似小词”的现象,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表人白居易笔下,原是很自然的。
《白氏长庆集》中有《真娘墓》以及《简简吟》二诗,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。而《花非花》这首诗与以上二诗同卷,编次其后。所以推测《花非花》诗大约与《简简吟》同时为同一目所作。
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
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
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
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
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。
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(倾耳听 一作:侧耳听)
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(不足贵 一作:何足贵;不愿醒 一作:不复醒)
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(古来 一作:自古;惟 通:唯)
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
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
五花马、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